欢迎光临大为书画网    今天是: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大为书画网
书画评论
返回上页
您当前的位置:大为书画网首页 -> 书画评论 -> 查阅
以笔立骨 以墨取象--王海明艺术简析


来源:无    浏览次数:3625    日期:2020/11/19

 

编辑: 大为书画网
作者: 铁军

    青年山水画家王海明,以独特的审美特质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
    王维说,看山水画要“先看气象,后辨清浊”。海明的画很合此道,远看气象韶秀,近观笔墨清逸。从美学风格来说,他的山水画是属“逸格”一路的。逸者,俊逸、清逸也。同时,他的作品又透着“散淡”之气。散淡,是一种状态和心态,代表了超脱,暗示着画家在抗拒一些东西,也想要超越一些东西,于是画家的精神文化态度就在其中了。因此,海明的山水还具有一般青年画家少见的文气和雅气。我认为他的文气和雅气不主要来自知识和文本,而是气质—— 一种天性中向文的气质。

王海明 <<终觅北地清幽处>>

    从艺术传承上看,我们似乎在海明的山水中看到了倪瓒、黄公望、沈周、黄宾虹艺术的意味。虽然如此,海明的图式却又与他们不似,笔墨亦有区别。细究起来,海明是从传统的“程式”中走出来,然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感性之根。海明是一位睿智而又善于思索的青年画家,他的艺术沿着一条踏实而又勤勉的道路不断前行着,体现出一种追寻人文精神与时代心声的激情。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他始终保持着中国艺术的含蓄、疏淡,以及和谐的美感与境界,同时他的作品又伴随着画家对世界、对生活、对时代的感受,从形式到语言进行了锤炼与不断探索,最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成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是水墨画形式、语言的嬗变,也是画家心路历程的折射,当然也是一段精神之旅。而贯穿始终的,是其对山水永恒精神的不倦叩问。

王海明 <<家住黄塬落照间>>

    海明的山水,洋溢着浓郁的乡情,内蕴着浓厚的文化精神。对画家而言,这只是他心灵的理想图景而已,承载着亘古不变的人生向往,寄寓着一种惬意、舒放、完美的人生形式与对持久精神的追求。他前期的精品力作,如《烟云养宜》《春雪苍茫润山林》《春山清音》等等,奠定了其艺术取向与精神目标。不论之后作品的形式、语言有何种变化与演绎,这份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追求是不会改变和消失的。
    近期,海明由量变到质变,面临艺术上的大转型期——他着力研究并绘制出一批焦墨山水。焦墨法是中国传统国画技法,其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法,隋唐时期兴起的壁画基本上也是焦墨画法,到了北宋,虽有了水墨的浓淡变化,但仍以浓墨为主。黄宾虹曾说:“画有焦墨法,最为古朴,须笔力健举,含深秀为宜。”焦墨技法,是以饱和的浓墨不掺入水分作画,实现画面虚实、浓淡、干湿的层次变化且具滋润感和层次感,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是也。海明近期所作的焦墨、浓墨山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表现物象,运用传统勾、皴、擦、点、染等手法,笔墨色彩浓重强烈,黑白之间展现出山水的魅力,使他的绘画之路变得更加明朗和耀眼。他放笔恣肆纵横、大块泼墨晕染,追求画面的苍凉之美、雄强之美、阳刚之美,以天地为纸、积墨为笔,以炽热的生命激情泼洒夜与昼、黑与白的旋律,谱写天的大象、山的风骨,奏响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乐曲。

王海明 <<拾翠寻芳>>

    海明的焦墨近作,如《厚土无言》《岁月如歌》《乐土》《古树苍塬尽日闲》《岁月静好》《神游物外》《莽莽黄土塬》《苍塬问道》《春风十里柔情》《半山闲居品静谧》《一方庭院深幽处》和《移家塬上居》等,都铿锵有力地奏响了亘古永恒的艺术强音。观他的焦墨山水,其难度不仅是在焦浓的墨色中体现出山石的远近、层次和变化,还和其他综合性用墨一样要能充分体现出笔性、笔意、笔力和墨性、墨趣、墨韵,并能从中呈现出艺术主体的文化品位与境界。这也是他在提高创作难度的同时,不断地追求自我创作的高度。
    海明如今已渐入佳境,渐入高境!

来源: 中国书画报


 
网站首页  |  艺术动态  |   书画名家  |   网上画廊  |   陇原书画  |   书画评论  |   名家访谈  |   创作心得  |   视频之窗  |  
Copyright © 2005-2020 大为书画网 (www.gsdwh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热线:18893142737  13893239127  邮箱:gsdwhm@163.com
地址:兰市州安宁中兴小区7-6-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大为书画网  最终解释权归大为书画网所有
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13000632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910号